2021年北京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
时间:2023-03-28 15:17:06

2021年北京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

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,京津冀三地稳中求进,区域经济稳步恢复,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。昨天,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2021年,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.6万亿元。其中北京、河北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,分别为40269.6亿元和40391.3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分别增长8.5%和6.5%;天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95.1亿元,增长6.6%。与2019年相比,京津冀三地GDP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.7%、3.9%和5.1%。

三地居民收入增速均达8%

春光正好,北京中德产业园里一片朝气蓬勃。作为首批落地产业园的“独角兽”企业代表,思灵机器人对6000平方米闲置厂房更新改造,开展智能力控机器人的生产、应用项目研发等,助力北京制造业提质增效。

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京津冀三地生产需求逐步恢复。生产领域中,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%,其中医药行业、电子行业贡献突出;津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.2%和4.9%,采矿业,制造业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大门类生产全面增长。服务业运行稳定,三地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5.7%、6.7%和7.7%,其中信息服务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
从需求领域看,北京、天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.6%和22.5%,河北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2.8%。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.4%、5.2%和6.3%,金银珠宝、通讯器材、新能源汽车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
三地民生保障有力有效。数据显示,北京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,各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调控目标5%以内;天津新增就业37.62万人,河北城镇新增就业92.51万人,均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。居民收入稳步增加,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5002元、47449元和29383元,分别比上年名义增长8%、8.2%和8.3%,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。

高精尖产业发展亮点突出

新兴动能增势良好,创新引领释放活力。在京津冀三地,高精尖产业加快成长,表现亮眼。

据统计,2021年,北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在2成以上,智能化产品生产加速,工业机器人产量在上年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,同比增长达到56%。天津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.9%和7.3%,明显快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,服务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、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.7倍、54.3%和53.2%。河北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加快5.4个百分点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.1个百分点,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八大行业实现全面增长。

三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。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,北京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由2017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。天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过9000家。河北创新平台增多变强,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、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超6000家,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、众创空间、星创天地127家。

北京科创资源辐射津冀

“北京研发、三河转化”,随着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北三县协同发展的推进,落户三河市的北京企业不断增多,北京的产业资源在三河市充分发挥带动作用,不断促进当地产业发展。

京津冀三地坚持优势互补,持续增强产业对接协作。数据显示,2021年京津转入河北单位5616个,其中法人单位3475个;京冀在津投资到位额1510.4亿元,占天津全部引进内资的比重超过4成。

北京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,全年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350.4亿元;天津滨海—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中,北京企业占1/3,北京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40%;廊坊三河市兴远高科等27家科创园入驻企业796家,其中京企占比达65%。

备受关注的“两翼”建设加快推进。据了解,由中心城区迁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企业数量自2017年起持续增长,2021年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新设市场主体2.2万户,创5年新高;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,共引进14所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,增加学位近3万个,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2021年12月正式开诊。雄安新区启动区、起步区加快建设,重点片区框架全面拉开,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.1%,保持全省领先,中国卫星网络集团、中国中化集团等央企落户雄安,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高科技项目也在加快落地。 本报记者 陈雪柠

标签: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第一页
  • 下一篇文章: 上海26日新增本土病例“45+2631”
  • 最新
  •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3590例、无症状感染者19923例

    中新经纬4月16日电 据“健康上海”微信号消息,2022年4月15日0—24时,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59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923例,其中92

  • 王健林之子再上热搜!以岭药业:不能因“王思聪”三字就随意质疑

    沉寂许久的王思聪再次登陆热搜榜。4月14日,他在微博转发了一则有关连花清瘟胶囊的消息,并配以“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”等字眼,随即引发

  • 国网英大(600517)发布2021年业绩,净利润12.24亿元,增长4.07%,每10股派0.66元

    国网英大(600517)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,该公司年内营业总收入为94 85亿元,同比增长17 22%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 24亿元,同比增

  • 预计Q1游戏业务净利翻番 完美世界:将继续发力产品出海

    2021年因受版号影响叠加新老游戏交替而造成全年业绩承压的完美世界(002624)在今年一季度迎来业绩反弹。记者从完美世界方面获悉,由于调整

  • 一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.3%,其中3月份下降3.5%

    一季度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,同比增长3 3%(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)。其中,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97920亿元,增长3

  • 40家公司调入新三板创新层,多家处于北交所上市辅导阶段

    全国股转公司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一次创新层进层决定的公告显示,4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将于4月18日正式进入新三板创新层。图片来源:全国股转

  • 一季度生产原煤10.8亿吨,同比增长10.3%,进口煤炭下降24.2%

    3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有不同程度增长。与1—2月份比,原煤生产增速加快,原油、天然气生产保持稳定,电力生产基本平稳,

  •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0%,产品销售率下降2个百分点

    3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 0%(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)。从环比看,3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

  • 国家卫健委:13日新增本土“2999+26318”

    中新经纬4月14日电 国家卫健委网站14日通报,4月13日0—24时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020例。其中,

  • 零氪科技撤回上市申请:两年亏损超9亿元,药品和保健品销售收入超80%

    近日,零氪科技向美国证监会申请撤回IPO计划。其赴美上市的愿景在经过近一年的暂停后,最终还是落空。对此,多名业内人士对蓝鲸TMT记者表示

  • 统计局:一季度GDP为270178亿元 同比增长4.8%

    4月18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初步核算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 8%,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 3%

  • 韩国Kopsi指数20日小幅下跌 医药跌1.11%

    4月20日消息,IMF将韩国2022年的增长前景下调至2 5%,将通胀预期上调至4%。韩国Kopsi指数周三收跌0 01%,报2718 69点。韩国所有学校将在下

  • 澳大利亚S&P/ASX200指数周三小幅上涨

    4月20日消息,澳大利亚S&P ASX200指数周三收涨0 05%,报7569 2点。西太平洋银行表示,澳洲联储将在5月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,但准备在6月会

  •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减少7.76亿元

    截至4月18日,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6295 82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 76亿元。其中,融资余额为15410 2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 87亿元;融券

  • 美国股市18日下跌,美债收益率攀升

    4月19日消息,美国股市周一下跌,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小幅下跌,包括Meta、亚马逊、微软和Alphabet在内的大型科技类股在收盘走高。

  • 李子园2021年扣非后净利同比增长23% 拟10转4派4.5元

    李子园发布年报。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,469,723,271 40元,同比增长35 14%,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3,389,